歡迎來到 美容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美容知識學習網站!
輕薄透氣的質感、時尚的糖果色加之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較低價位,讓防曬服這個概念像陣旋風一樣刮遍大街小巷,并在這個夏天成為愛美女性矚目的焦點。
不過,商家嘴里能抵抗紫外線的防曬服,究竟能不能防曬?記者實驗發現,從添加的防曬劑數值而言,各種款型防曬效果參差不齊,其中,類似于防雨綢材質的“皮膚衣”,效果更好一些。
專家指出,所謂的防曬衣多數賣個概念,雖然有一定的防曬效果,但有時還不如一件“的確良”材質的衣服。
實驗原理
防曬服是指可以遮擋紫外線的衣服種類,其中必然會添加防曬劑。目前,市場所用的防曬劑是二氧化鈦,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線,同時又無毒副作用。
記者通過能譜儀,專門測試防曬服當中鈦元素和鋅元素的相對含量,以表征其防曬劑的添加量。
這兩種元素的相對含量越多,意味著防曬劑的量越多,防曬效果也越好。
實驗材料
記者選擇了市面上流行的三種類型的防曬服,作為實驗材料。第一種為棉質(棉和聚酯纖維),第二種則是滌綸材質,被稱為“皮膚衣”,第三種是錦綸和尼龍材質的防曬袖套。
每個品種,分別準備了三個不同價位的樣品,均為市場或網店隨機購買。
實驗分析
“皮膚衣”防曬劑量最大
市售的棉質防曬服和“皮膚衣”防曬服,均添加了二氧化鈦防曬劑。而袖套式防曬服則完全沒有防曬劑。不過,同等價位中,“皮膚衣”添加的防曬劑比棉質的要多,即防曬效果也更好。以上實驗也證明,在同樣厚度和遮擋面積的情況下,防曬服的防曬效果,要優于普通衣物。
此外,同樣材質的防曬服,其防曬效果方面和售價并沒有直接關聯,標準比較混亂。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種類型的產品,均沒有在標簽上顯示明確的防曬效果介紹。
專家說法
數值低于2000ppm 基本不防曬
今天上午,國家環保標準委員會理事、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副教授龔巖介紹,防曬服之所以能防曬,主要是防曬布料當中加入了防曬劑。
除本次實驗之外,根據北京服裝學院過去的實驗結論,防曬劑用量在50ppm以上之后,才開始有防曬效果,數值為100以上時,效果比較明顯。要達到國家防曬標準,產品添加量要到2000ppm以上。
不過,所謂的防曬衣雖然有防曬效果,但絕對“不專業”,甚至還不如一些普通衣物,更多的只是商家的一種炒作。
因為多數衣服本身就有遮擋、反射紫外線的作用,衣服材質密度越大,越防曬。所以,“再多的防曬劑添加,都不如厚衣物本身的遮擋。”龔副教授說,有的防曬服還不如一件的確良材質的上衣防曬效果好。
挑選防曬衣有技巧
結合北京服裝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服裝安全與評價重點實驗室多年檢測的結果,龔巖副教授給市民挑選防曬衣提出幾點小建議:
材料防護效果
滌綸>蠶絲>棉黏膠、錦綸、腈綸
衣服顏色
深紅色和藏青色>其他顏色(值得提醒的是,淺色衣服對紫外線的防護作用很差,特別是那種白得耀眼的棉質服裝里面往往含有熒光增白劑,它會把有害光反射到沒有保護的臉部)
看標簽
正規防紫外線產品應標有國家標準的編號及UPF值。如果UPF的測定值大于30,并且UVA的透過率小于5%,標識為30+;如果UPF的測定值大于50,且UVA的透過率小于5%,標識為50+
(:龐宇)
下一篇:涂抹防曬也煩惱 告別搓泥浮現有技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暴曬之后別急著美白 冰涼鎮靜曬傷才是第一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