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美容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美容知識學習網站!
中醫學認為,顏面晦暗無澤主要是由于氣血津液虧虛,不能滋養肌膚;太陰氣虛,津液輸布代謝失常;血瘀痰阻,脈不通,血不流;情志內傷,氣機紊亂,血不能上榮;飲食失節,營養失調,肌膚失養;環境惡劣,風吹日曬等因素所致。治療以滋陰補腎,調理脾肺,舒肝理氣,祛風化痰,活血通絡為主。下述諸方,可供臨床參考選用。
1.羊腎湯
磁石(搗碎水淘去赤汁)、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炙)、熟干地黃各50 g,白茯苓、桂心、石菖蒲、炮附子、五昧子、當歸、川芎、石斛、桑螵蛸(微炒)、杜仲(去粗皮,炙)各25g。
上方藥共搗篩為散,每服以羊腎1對,去脂膜水煎,入藥末、生姜各25 g,去渣空腹、晚食前溫服。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補腎增白之功。
2.防風散
防風、小荊子、梔子仁、枸杞子、白蒺藜、薺苊各50g,石膏100 g,甘草25g。上方藥共為細末,食后以溫水送下,每服8g,每日2次。
本方出自《圣濟總錄》,有祛風清熱,解毒潔面之功。
3.連翹散
連翹、川芎、白芷、片黃芩、川黃連、沙參、荊芥、桑白皮、梔子、貝母、甘草各2g。上方藥搗細,水煎食后服。
本方出自《古今圖書集成•醫部》,有疏風清熱,解毒潔面之功。
4.增白散
橘皮、白瓜子各1.5g,桃花2g。以上3物為細末,食后酒服4g。
本方出自《醫心方》,有活血化瘀,增白潔面之功。
5.如雪散
鉛丹78g,真女菀60株。上2味為細末,酒服4g,日3服,男服10日,女服20日。
本方出自《千金翼方》,有去黑增白之功。
6.磁石散
磁石(水淘去赤汁)150g,黃芪、白石英、白茯苓、白術、附子(炮)各50g,杜仲(去粗皮,微炙)75g,五味子、桂心各15g。上方藥共搗羅為散,每服15g。水煎去渣,食前溫服。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潔面增白之功。
7.秦椒散
秦椒(去目并閉口微炒出汗)、白芷、旋復花各156.25g,官桂(去粗皮)62.5g。上方4味搗羅為細散,每服2g,空腹以井華水調下。
本方出自《妙藥寶鑒》,有潔面增白之功。
8.萬安方
肉蓯蓉(酒浸)240g,干山藥、五味子各125g,杜仲150g,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赤石脂、白茯苓(去皮)、澤瀉、熟干地黃、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100g。
上方藥共為細末,用肉蓯蓉末250g,酒熬膏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70丸,空腹溫酒下。
本方出自《御藥院方》,有增白養顏之功。
9.五參丸
人參、丹參各3g,沙參、苦參、玄參各30g。上方藥共為細末,用胡桃仁15g,搗碎為丸,如梧桐子大小,貯瓶備用。每服30丸,茶湯送下,每日3次,食后服用。
本方出自((普濟方》,有清熱燥濕,散結潔面之功。
10.肺風丸
細辛、旋復花、羌活各30g,蠶娥(去翅足)、苦參各60g。上方藥共研為細末,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50丸,茶酒送下,不拘時。
本方出自《東坦十書》,有散寒化痰,通絡潔面之功。
11.遠志丸
遠志(去心)、山芋、柏子仁、巴戟天(去心)、續斷、杜仲(去粗皮,炙)各1 00g,菟絲子(酒浸,焙搗)、荊芥、|<<<<<123>>>>>|
下一篇:八種高效祛斑養顏食療秘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秋冬季預防嘴唇干裂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