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美容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美容知識學習網站!
李小琳,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鵬之女,中國電力國際發展公司首席執行官(已升任董事長)。按照世俗觀點,凡是領導干部的子女受到提拔,都是因為上面有人,腳下有根,身后有背景,而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這種情況當然有。但認識李小琳的人都說,如果她沒有家庭的背景,靠她的才華人品和實際工作能力,她也許會獲得更多。
十年鑄一劍
李小琳作風低調,因此除了籠罩在她身上的一些“官方”光環外,很少有人知道她還是一位興趣愛好相當廣泛的美麗女性:文學、藝術、宗教、歷史、哲學……在許多領域中你都能和她找到共同話題。但這并不妨礙她作為電力世家的一員,作為一個企業家,在她摯愛的電力事業上成就一番事業。
電給人類以光明。如果當年不是先人發明了電,人類沒準還像傳說中的普羅米修斯,掏出自己的心臟作火把指引人類前進。不知這是不是李小琳鐘情于電力專業的一個原因,誠然這個原因過于浪漫。
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她在電力技術學院當過老師,在華北電管局當過技術員、工程師,在電力部國際合作司經貿處當過副處長、處長。1994年初,經國家經貿委和經貿部批準,電力部獨家投資在香港注冊成立了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電力行業在境外的融資窗口。李小琳被從國際合作司經貿處處長的位置上抽調出來,負責公司的籌建。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終于成立了中國電力投資公司和中國電力國際公司,李小琳出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走馬上任,李小琳充分發揮她卓越的外語才華以及深厚的行業經驗,奔波往返于京、港兩地,為公司作宣傳,接洽項目,為國際金融界與中國電力行業投資合作搭建橋梁。不長的時間內,她勤勉務實的品行、干練率直的作風就被傳為美談。1998年,她被推上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的崗位。這一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颶風席卷而來。受此影響,公司的負債率高達92%,公司在運作中出現了一些失誤,公司的財務陷入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她毅然承擔起公司在內地電廠的評估、注資與管理工作。她穿梭于安徽平圩、河南姚孟、遼寧清河、江蘇常熟等電廠與國電公司、各省局之間,成功地對四家電廠進行了資產評估、資產劃轉、現金注資等一系列的運作,經過大量的協調、談判,理順了各方面的關系。到1999年末,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負債率由92%下降到67%,實現年利潤6000萬港元,扭虧為盈,為公司走出困境,進入新的發展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功事業背后,必然存在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小琳把對祖國的那份摯愛,對中華民族的那份情感,與她對自己工作的那份熱情融合在一起。當有人與她談起公司創建初始那段艱難的歷程時,她動情地說:“公司的困難就是國家的困難,我怎么能袖手旁觀呢?作為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者,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我責無旁貸……”就是憑著這種熱愛、這種堅毅,在她擔任常務副總經理的5年時間,公司資產總額較1998年增長了7倍,凈資產增長了119倍,資產負債率從92%下降到42%,累計實現利潤10.85億港元,上繳投資收益6億元人民幣。這些業績,得到業界和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的高度評價。
2003年,電力體制改革后,她挑起了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和中電國際總經理的重擔。責任更重了,壓力更大了,但她勤勉奮進的工作作風沒有變,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高標準沒有變。在這一年中,她得了場大病,可是為了自己所鐘愛和為之獻身的電力事業,她仍不停地奔忙于生產現場、談判桌前、困難職工的家中……多少次,醫生勸阻她,可她淡淡一笑:“計劃了的事情總要去做,大家還在等著我呢……”
就是這一年,中電國際完成發電量3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9.72億元,同比增長31%;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15%,同比增長89%。也是這一年,她帶領班子成員,跨江越海,談判運籌,使中電國際成功收購了澳門電力6%的股權。這是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后,境內發電公司實施國際并購的第一個成功案例,為中電國際的國際化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這一年,在她的主要負責下,中電投資集團公司成功發行了30億元企業債券,又創下了電力體制改革后的一個第一。這次成功的融資,留給合作方印象最深的,是李小琳的誠信敬業,是她的人格特質……
小琳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使命。她認為,使命感是實現理想的不可或缺的心理狀態。但她不事張揚,只追求完成使命后內心的欣慰和滿足。當基層企業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時候,無論多么艱難困苦的環境,在第一線,總是能夠看到她的身影。
2003年春節前夕,下屬一家發電公司生產區域內發生了一起事故。接到匯報后,當天的班機已經沒有了,小琳和同事一起直奔火車站。有人勸她說,事故已經發生,又非我方責任,火車又客滿,不如明天乘飛機去。小琳說:“不行,買站臺票,只要能擠上火車,就是站著,也要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第二天清晨,她身臨現場,令所有的干部群眾先是吃驚,繼而感動。從上火車到事故圓滿處理完,50多個小時,小琳幾乎沒有休息。她對發電公司的總經理說:“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啊!不管責任在誰,我們要盡快做好善后工作,盡快恢復生產。電力供應緊張,萬家需要燈火,需要溫暖!”
2004年夏季,“煤電大戰”愈演愈烈。一家發電公司面臨缺煤停機的嚴峻形勢。小琳反復研究有關政策和信息,親自率領副總經理和相關人員,專程去地方政府和相關單位為電廠跑煤。只要企業需要,只要國家利益需要,她事必躬親,鞠躬盡瘁。她以互信互諒、攜手共進的戰略思維,博得了地方和相關單位的理解。于是,障礙排除了,新的合作開始了。
2003年底,在她的直接領導和籌劃下,中電國際適時調整了國際化發展戰略,果斷走上香港紅籌股上市之路。半年多時間,她每天的計劃都安排得滿滿的。政府各部門、境外投資銀行、中介機構、香港特區,都留下她忙碌的身影。多少次挑燈夜戰咨詢籌劃,多少次艱苦的談判洽談,時間、速度、智慧、經驗,一切為了盡快融入國際發展大潮,打造國際強勢品牌。這是她的一個夢,一個人生的目標。如今,這個夢想正在變為現實,這個目標在她的視野中越來越清晰。
中電國際的十年風雨歷程,小琳用“十年磨一劍”概括了。了解個中甘苦的人也許會懂得,這成功的背后蘊含著什么:是心血,是睿智,是奉獻,是生命與靈魂鑄就的成功……
幸福的生命之光
李小琳自稱是父親的跟班,十幾歲時,就開始跟隨父親去許多電站考察。父親頭戴安全帽指揮工程技術人員施工的情景,李小琳說,她至今歷歷在目。“小時候,我的理想就是長大后像我父親那樣戴著安全帽下一線,指揮千軍萬馬。”每次李小琳跟著父親下基層訪貧問苦時,父親李鵬常有意帶她去當地的特困戶家,這個時候,他會指著在煤油燈下刻苦學習的孩子對李小琳說,要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
父親的良苦用心,聰慧的李小琳最能明白。事實上,李小琳從小就學習成績優異,曾擔任過班長、大隊長、團支部書記等職務,從少年時期就表現出良好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女兒如此出眾,自然深得父母的疼愛。“因為父母工作忙,我13歲就開始當家里的賬房先生,父母的工資都交到我手里,我來管一日三餐。”李小琳開心地說。
每每談及父母、家庭,李小琳臉上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她說:“我感謝父母、感謝親人們,尤其是父親的堅毅、認真,母親的聰慧善良、慈悲心,二老相敬如賓,相濡以沫,對事業的追求、共同的愛好,對幸福的理解,家庭的和諧美滿……這些對我的熏陶、給我的教益,是我這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下一篇:今冬做一個礦物質美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女明星的曼妙絕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