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美容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美容知識學習網站!
粉刺又叫痤瘡,多見于15-30歲的青年人。起初為一個個小黃點,慢慢逐漸氧化變黑。如遇刺激,粉刺頭部常出現米粒或豌豆大小的膿瘡,一旦破潰吸收,會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或凹坑狀疤痕,對容貌美觀有一定的影響。
如不很好地護理,炎癥可繼續擴張,該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具有疼痛感:因此長了粉刺要更加注意面部的衛生,防止感染。
由于人到青春期,性腺發育成熟,內分泌旺盛,刺激了皮脂腺的增生肥大。而皮脂分泌過多,又導致了皮脂淤積,細菌便生長繁殖而形成粉刺。針對它的產生原因,我們介紹幾種防治的方法:
1、油性皮膚者,每天至少要用中性肥皂洗3次臉,以減少面部的油脂堆積,其中硫磺肥皂最好,普通肥皂也行,但香皂及酸性肥皂則不大適宜。
2、長了粉刺,千萬不要用手擠壓,這樣會造成毛囊口擴大,皮膚粗糙。需擠掉粉刺黑頭時,一定要用消毒過的吸引器,并把手洗凈。
3、為了減少對面部的刺激,洗頭時盡量用中性發液,洗后應避免濕發覆蓋在臉上。
4、注意飲食,多吃各類蔬菜,少吃脂肪、油膩食品。糖類、吸煙、飲酒也易誘發粉刺的形成,應加以節制。
5、按摩療法,沿足腎經由下而上輕輕地局部刺激10次以上。沿膀胱經由上而下用手掌或毛刷做經線刺激5次。
6、中藥,枇杷葉去毛9克、桑白皮9克、銀花9克、夏枯草12克、黃連3克、黃芩9克、浮海石30克(先煎)、生甘草3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劑。有清肺熱、祛肺風、化痰軟堅之功能。相傳清朝皇太子患粉刺,就是依此方而治愈的。
下一篇:輕松祛痘小竅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臟腑失調易生“青春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