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領銜出手大方A股約350家公司擬派發“紅包”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3-28
閱讀 :120
截至3月27日下午2時,共有45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報,其中348家公司拋出了現金分紅方案,占已披露年報公司的比例為77.33%。從分紅規模來看,目前有48家公司2022年度現金分紅超過10億元,其中,中國移動、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10家公司登上分紅“百億榜”隨著年報披露漸入高峰期,高分紅公司正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3月27日下午2時,共計348家A股公司發布2022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占已披露年報公司近80%,占比持續提升。其中,10家公司擬現金分紅金額超過百億元。10家公司擬分紅超百億元截至3月27日下午2時,共有45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報,其中348家公司拋出了現金分紅方案,占已披露年報公司的比例為77.33%。從分紅規模來看,目前有48家公司2022年度現金分紅超過10億元,其中,中國移動、中國神華、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10家公司登上分紅“百億榜”。在非金融行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分紅規模較為亮眼。其中,中國移動以超過840億元的分紅金額高居榜首,中國電信的派現規模也達到179.35億元。一直有著高分紅傳統的煤炭龍頭,中國神華、兗礦能源擬再次豪氣分紅:兩家公司的現金分紅比例均達70%,合計送出超700億元的現金“大禮包”。得益于煤炭價格維持高位,動力煤龍頭兗礦能源去年業績同比大增。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8.3億元,同比增長32.1%;實現歸母凈利潤307.7億元,同比增長89.3%。據統計,兗礦能源上市25年以來,加上本次分紅方案,共派現28次,累計派發金額為658億元。在分紅百億榜單中,工業富聯是唯一一家躋身榜單的電子企業,以109.22億元的擬派現金額暫列第十名。數據顯示,2018年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在2019年至2022年的現金分紅分別為39.74億元、49.67億元、98.91億元、109.22億元,分紅規模逐年遞增。從分紅比例來看,有12家公司擬現金分紅數額超過全年凈利潤,38家分紅比例超過70%。在這些公司中,多家公司股息率較高,例如,西部礦業、藏格礦業的股息率均超過10%,分別達到12.32%、11.37%。央企豪氣分紅令人矚目在分紅百億榜單中,有8家公司是央企。具體來看,回歸A股剛過一年的中國移動,延續了此前高額現金派現的慣例。3月24日,中國移動披露2022年末期利潤分配方案,公司將派發股息2.21港元(含稅),派發金額超470億元港元。若按照董事會建議2022年全年派息率67%計算,中國移動2022年全年分紅金額折算成人民幣將超過840億元。中國移動還表示,為更好地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公司充分考慮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及未來發展需要,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持續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中國移動2022年度財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業收入達到9372.59億元,同比增長10.49%,增速保持兩位數;歸母凈利潤達到1254.59億元,同比增長8.21%。煤炭“一哥”中國神華擬發超500億元的“大紅包”。3月25日,中國神華發布分紅預案,擬每10股派25.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息506.65億元(含稅)。中國神華經營的穩健增長,為高分紅打下基礎。公司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達696.26億元,同比增長39.02%;營業收入3445.33億元,同比增長2.65%。公司預計,2023年煤炭市場供需關系有望持續改善,煤炭價格中樞或將穩定在合理區間,甚至不排除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可能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中國神華在分紅方面一直以來頗為慷慨。據記者統計,自2007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實現凈利潤6188.6億元,其間累計分紅超過3700億元(含此次預案金額),分紅比例約為60%。對于央企的慷慨分紅,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近年來,A股市場中絕對收益性質的資金比重逐漸提升,穩定且高分紅公司的優勢愈發明顯。持續盈利是高分紅基礎348家公司的行業分布顯示,煤炭、銀行、化工等傳統行業依然是高分紅公司的聚集地。數據顯示,通信行業現金分紅累計為1051億元,占總分紅金額20.65%,排名居首;排名第二的是煤炭業,分紅為790億元,占比15.51%;銀行業則以累計分紅金額774億元,排名第三,占比達15.2%。此外,非銀金融、化工、有色金屬、醫藥生物等7個行業的現金分紅均超過100億元。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尋找高分紅國企的未來估值重構機會,需要考慮歷史分紅角度、派息分紅能力和派息分紅意愿三個角度。企業在過去進行分紅的具體情況是判斷未來企業分紅水平的重要參考,擁有長期業績穩定、現金流充足的基本面是國企能夠進行持續高分紅的前提,而企業的派息分紅意愿也是至關重要,需要重點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邏輯。回顧歷史資料不難發現,食品飲料公司也是高分紅的“常客”,例如,貴州茅臺、伊利股份、洋河股份、迎駕貢酒和瀘州老窖。從2022年三季報業績來看,5家公司均實現了穩定增長。尤其貴州茅臺2022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272億元,同比增長16.20%;實現凈利潤62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33%左右。按照年初定下的營業收入增長目標來看,公司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