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回應清華大學教授,網友:太過分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3-17
閱讀 :179
考研名師張雪峰和清華大學教授甘華的對話堪稱經典,他們之間到底誰在拋問題又是誰在解決問題?引發網友關注。清華大學老教授甘陽公開發聲,他說現在的大學越來越像工廠,院系像生產車間,特別是清華北大學生,疲憊焦慮,精英學生未老先衰,大學給學生的驚喜太少了!甘陽教授簡介甘陽,195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曾在北大荒下鄉八年。1982年獲黑龍江大學學士學位,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獲西方哲學碩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原院長、新雅書院講席教授。甘陽主要從事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西方文明史、大學理論等,社會對他的評價極高,復旦大學給予他的評價是甘陽教授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思想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推動中國大學通識教育,尤其強調以閱讀經典小班討論為通識教育之核心,對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改革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甘陽教授批判應試教育沒有錯對甘教授的批判,網友認為說出了現在大學的痛點,網友說,這個教授的的確確說出了大學的痛點。直指當前中國大學教育的缺陷。大學像工廠,院系像車間。深層次的問題是,辦學的指導思想。大學教育的定義是什么?這話沒問題,說出實情,希望各方重視、整頓,培養出優秀人才。我身邊有大學生寒暑假加起來能到4-5個月,大三以后就不上課了,說要去實習,實習也是自己找的工作和本專業沒什么關系,導師也沒什么指導,收4年學費,上三年學!甘教授苦口良藥提的急需解決!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通病,亟待解決。甘教授指出,特別是清華北大學生,疲憊焦慮,精英學生未老先衰,大學給學生的驚喜太少了!說得好,高考學子高考前十年寒窗,考取清華之后呢?出國的出國留學的留學,考取清華以后,把大學看作什么了?享受榮華富貴的地方還是攀比的地方?是什么制造了疲憊和焦慮?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用多說。甘陽教授說大學像工廠,一點沒錯,再看大學的課程,全部都是一套模式,這和工廠定制化產品有何區別?院系呢,是車間就是生產標準化產品的地方,有沒有創新能力,是值得思考的。張雪峰甘華甘教授,不能解決問題考研名師張雪峰坐不住了,他認為甘陽批判應試教育不對,只是拋出問題卻不能從實質上解決問題,他直言不諱地說,發現問題并不算什么,關鍵是要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才是真高手。張雪峰還說,教育還有一個任務,叫人才選拔,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改變人才選拔方式嗎?張雪峰厲害,是問誰呢?甘教授說得沒錯,全國的高校何嘗不是如出一轍?高考定終身,是誰制造了教育焦慮?如果能夠公平,那就實行全國統一考卷,按高考分數統一錄取。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人才,如果高校院系把研究生博士生當作廉價勞動力,那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現實中,碩士博士延畢的案例不是少數,原因就在甘陽教授的答案里,不是他不解決問題,他如果說得太透徹會動了某些人的奶酪。誰能解決問題?大學工廠究竟是一種現實還是一種謬論?張雪峰指出,現實中確實存在著大學教育過于功利化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否認大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甘陽教授并沒有否認大學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只是認為不合理。言外之意,張雪峰認為甘陽教授只是拋出問題卻無法解決問題,一個問題就是選拔人才的方式要不要變,不是甘陽一個人能夠左右的,張雪峰未免上綱上線了。你認為張雪峰回應甘教授的言辭過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