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與AI技術正在放大女性優勢,鄉村振興要發揮她力量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3-28
閱讀 :170
“我們不是普通的農村婦女,而是獨立的新時代農村女性,是可以兼顧家庭、工作的獨立女性。”3月27日,“鄉村振興與縣域發展”專題交流會暨《“她”力量如何推動鄉村振興》研究報告發布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的桑淑青在交流會上表示,如今,村里40多位寶媽可以一邊照顧開孩子一邊工作,基地實現了她們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桑淑青在交流會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會上發布的研究報告《“她”力量如何推動鄉村振興?——以女性比較優勢為基礎的鄉村振興模式和路徑》指出,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女性正成為縣域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多位專家都贊同這一觀點。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李婷舉例稱,女性的溝通共情等優勢在數字經濟和AI技術的催化下被放大了,她們可以在農產品直播帶貨中發揮這些優勢。數字經濟與AI技術正在放大女性優勢,女性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從實際來看,中小城市留守女性比例正在增加。據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鄉村女性共2.45億人,占全國鄉村人口的48%,其中本村戶籍的女性有2.21億人,占鄉村女性人口的90%。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也在報告發布交流會上表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女性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尤其是隨著鄉村人口外流,女性成為鄉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報告發布交流會上發言。“女性的優勢在數字經濟和AI技術的催化下被放大了。比如說女性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使得她們在農產品直播帶貨中能夠更有感染力去宣揚地方的特產,帶動區域化發展。”李婷分析稱。在山西平順,通過系統培訓,鄉村留守女性、返鄉女性可以快速地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在當地落地了數字示范基地,解決了200多名當地年輕人的就業,其中85%以上是女性。而在農村主播中,女性占比超過60%,電商直播相關就業中鄉村婦女更是占到70%,女性頂上了直播電商的“大半邊天”。桑淑青就來自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她在交流會上表示,村里40多位寶媽可以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基地實現了她們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我們不是普通的農村婦女,而是獨立的新時代農村女性,是可以兼顧家庭、工作的獨立女性。”山西平順的留守婦女學習電商直播。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在下降,發揮女性優勢要有社會支撐盡管種種現象昭示了一個積極的趨勢,但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正在下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表示,最近這些年,我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雖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但與早期相比,女性勞動參與率已明顯下降。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趙一璋列舉的一組數據顯示:從過去一段時間來看,中國的女性參與率從72%降到60%左右,現在在60%左右徘徊。在趙一璋看來,雖然數字技術為女性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但不可否認的是,女性作出了更多的妥協。“女性更愿意去接受一些可以靈活安排時間的工作,她付出了更多的情感勞動,她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經過長期的研究觀察,趙一璋也發現,與現實空間相比,在虛擬數字空間中,女性受到的言語及非言語的侵犯和冒犯會更多。比如女性主播帶貨時要付出更多的女性勞動,接受更多的身體規訓,她們把自己打扮成觀眾更喜歡看的樣子,她們還會遭受更多外來語言的冒犯,這對很多的年輕主播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困擾。趙一璋認為,如果想要女性繼續發揮她的優勢,就一定要有社會的支撐。她提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一個家庭中大部分責任都由女性來承擔,她同時還要兼顧就業,這就意味著但凡有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很難持續下去。她強調,讓這種模式持續需要依托于更多的社會服務,比如完善的托育體系、養老體系。建立女性合作社等婦女自組織,加強繼續教育“如何提高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使她們有更好的機會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激發女性紅利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潛在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經濟增長和鄉村振興非常重要的激勵條件。”賴德勝說。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縣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曉斌認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鄉村建設中。對此,應在縣域開展一些發揮女性優勢的靈活就業的方式。同時樹立男性應該承擔平等的家庭責任的觀念,建立社區支持網絡。為縣域女性提供人才支持和資金保障,加強實操性培訓,繼續推進女性優勢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強化縣域女性的“互聯網+”的思維,吸引優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院長吳惠芳從組織建設的角度建議稱,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婦聯組織需要轉型,投身到女性發展和縣域發展中去。另外,可以建立包括女性合作社在內的婦女的自組織。“我們在全國各地調研時也看到過各種類型的女性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專注女性更擅長的鄉村產業,比如刺繡、編織或養殖。”“帶貨、做客服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語言類的服務,一旦有一天AI發展成為成熟的客服機器人時這些人怎么辦。”趙一璋表示,隨著技術的更迭,還需要對這些女性繼續教育,加強后續培訓,讓她們把AI當作自己的工具。趙一璋也強調,“恰恰需要社會、企業、政府來承擔更多,讓這些女性真正在回到鄉村之后有自己發展的天地。”采寫:南都記者王瑋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