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基金趙詣開放申購,明星效應會“失靈”嗎?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6-18
閱讀 :205
中新經緯6月15日電 (周奕航 薛宇飛)近日,泉果基金宣布,公司旗下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于13日起恢復5萬元以內的申購。但從收益率來看,截至6月15日,該產品A、C份額2023年的回報率分別為-8.71%和-8.87%,整體表現不佳。公司選在此番節點恢復申購,引起了許多投資者關注。 恢復申購后自購百萬 成立于2022年10月18日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為泉果基金旗下首只公募基金,且由曾經的“年度公募冠軍”趙詣掌舵,該基金的發售情況異常火爆,僅用兩天便完成了百億募集目標提前結募,成為年度最熱的公募基金產品之一。 在外界眼中,趙詣是押中新能源賽道而一飛沖天的“明星基金經理”。2020年,由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研究精選、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A、農銀匯理工業4.0及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四只基金,分別憑借154.88%、163.49%、166.56%和137.53%的年度回報率,包攬全市場公募基金業績的前四名。趙詣成為業內有史以來第一位“四冠王”,從此聲名鵲起。 得益于曾經的輝煌戰績,許多基民對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抱有不小的期待。但從該基金后續的表現來看,其凈值曾于2022年2月3日達到歷史峰值,隨后便進入了調整階段。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基金凈值走勢 來源:泉果基金官網 2023年2月9日,泉果基金發布公告,稱為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保持平穩運作,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暫停申購業務。 然而,受A股市場持續調整等因素影響,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收益呈持續下跌狀態。截至6月14日,泉果旭源三年持有A年化回報率-8.36%,落后滬深300指數8.19個百分點。 相應地,基金凈值下滑也引起了部分原有基民的不滿。“很難想象,一只由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三年持有期基金,這樣的收益實在難以理解。”有投資者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 “乍暖寒未盡,春耕正當時。”在經歷了業績波動、收益下滑后,趙詣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安撫基民,稱在長期投資的道路上,需要保持耐心,尤其是運作三年持有期產品。投資如同開車,導航輸入的只是起點和終點,并不知道下一個路口是紅燈還是綠燈。在投資中,紅綠燈如同估值或市場一樣難以預測,只要關心起點和終點就可以了,他最希望的,就是買到好的公司,順暢抵達終點。 6月12日,泉果基金再次發布公告,宣布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于13日起恢復申購并開放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同時執行每日5萬元申購額度上限(A/C類份額分別計算)。基金經理趙詣本人也擬在恢復申購后出資100萬元自購該產品,并承諾持有相關份額期限不少于三年。 對于上述恢復申購的行為,一位接近泉果基金的人士向中新經緯表示,這只基金自2月9日以來便一直處于暫停申購的狀態,作為一只開放式基金,一直處于關閉狀態并不現實,所以恢復了正常的申購狀態。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趙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另外兩只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景順長城寧景6月持有混合、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混合2只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也于6月12日起恢復了大額申購。 針對各基金“主動出擊”,恢復申購的行為,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池云飛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基金產品選擇恢復申購,一般是出于策略執行和運作方面的考慮,例如基金策略容量、管理規模等限制因素發生變化,基金管理人就會選擇恢復申購。當然,也有部分基金經理會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選擇暫停申購或恢復申購,避免投資者追漲殺跌,以提高投資者的長期投資體驗。 明星效應會“失靈”嗎? 近年來,公募基金市場迅速發展,部分基金公司以明星基金經理作為營銷賣點,公司管理規模實現了迅猛增長。 以泉果基金為例,該基金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由原東方紅資管老將王國斌、任莉發起設立,二人各自出資3500萬元,分別持有公司35%的股權。除此之外,姜菏澤出資704萬元,持有公司7.04%股權;李云亮出資300萬元,持有公司3%股權。 泉果基金股權結構,來源:Wind 伴隨著2022年3月趙詣的加盟,全明星陣容的基金經理、高管團隊,令泉果基金備受矚目。 而趙詣就任泉果基金后發行的首只產品,便是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 Wind數據顯示,作為成立時間最短的“個人系公募”,泉果基金在2022年末憑借98.47億元的管理規模,在同類型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1位。 規模迅速上升的同時,泉果基金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截至2023年3月,公司僅有趙詣一名基金經理,也就是說,公司所有的管理規模,均由趙詣所貢獻。 2023年4月,原東方紅基金經理剛登峰加盟泉果基金后,發行了公司的第二只公募基金——泉果思源三年持有。相應地,泉果基金的管理規模再次躍升。截至6月14日,泉果基金的管理規模共計191.38億元。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當基金公司對某位基金經理依賴程度過高,在基金運行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經理人個人穩定性、職業操守與投資判斷等過于集中的風險。 除此之外,池云飛也表示,短期內,基金公司借助個別基金經理市場號召力,的確可以快速獲取市場份額。但這種模式也會將公司的發展與基金經理個人能力、精力、業績、任職穩定性高度掛鉤,容易一榮俱榮或一損俱損,可能會為公司的穩健發展帶來隱憂。 “泉果基金現在的人員配備比較均衡,基本上1/3投研人員,1/3投資者服務陪伴人員,1/3大運營和風控合規人員。”上述接近泉果基金人士向中新經緯表示。關于未來投研團隊的發展方向,泉果基金董事長任莉曾指出,投研團隊要像特種部隊一樣,不但能單兵作戰不斷突破,更能團隊合作。因為個人的能力圈比較小,無法做到行業的全覆蓋,需要團隊之間互相補充。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周奕航:zhouyiha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編輯:楊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