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雞到入空門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4-10
閱讀 :140
昨晚,我群里有個海淀爸爸家長私信我說,最近孩子小升初有點焦慮,想做點什么事情轉移注意力,問我建議。如果是個媽媽,我可能會對她說,要不,出門溜達溜達,順便拜一下?哈哈。小升初的時候,我以為偶爾失眠、時常焦慮就已經很“厲害”了。但是現實總是比我自以為是的要“高端”,有家長說持續失眠幾個月,頭發一掉一大把。這還不算啥,每年一到這時候,某教育大V就推各種“拜拜”,不光拜雍和宮、五臺山,白云觀、八大處,還要拜地鐵“上岸”站。當然,我是小升初之后才知道還有這些講究的。然后發現,初二初三家長可比小升初家長難熬多了。他們更需要精神支柱。今天是農歷三月初一,雍和宮門前早早就排起了長龍。似乎當了家長就難逃此皆。小升初沒被玄學體系吸納的群體,到了初升高就頂不住了。再強健一點的,覺得信奉玄學的都是“沒正事兒”,躲過了初升高,可能到了高考也淪陷了......今早周邊群里的話題,是馬上中考的家長們在熱烈討論,家里怎么安置文昌像、五臺山是不是更靈驗。升學大V們早就把這些研究得透透的,變成了不同種類、垂直家長的產品,趨之者眾。家長們的精神脆弱、心理崩潰,主要來源于孩子(的成績)。孩子安好,便是晴天;孩子不安,自己就只能折磨自己了。想不出來什么有效辦法的,就投誠玄學,畢竟有個信仰也是好的。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都是媽媽們辭職陪讀的高峰期。有很多很多個案例。陪讀的含義不是陪學習,主要是陪心理。好好做飯只是愛的顯性表現,趁娃上學到處燒香的愛才更深沉。媽媽們燒香拜佛,多半是山窮水盡之后的理性選擇,可以與牛頓為物理學做完貢獻晚年開始信奉神學比肩。我自己從去年以來,也從鐵骨錚錚的直女,變的開始迷信起來。為了心安,打過坐、燒過香,但都不成體系。心里多少還是端了架子,覺得好歹咱也是上過大學的人。奈何,如今發現自己太小兒科啦,來自周邊同類的洗腦,那才叫闊怕:):)打算今夏務必去五臺山盡力一番。北京周邊走了個遍,就是沒去過五臺山!是我不知眉眼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