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和命運
分類: 最新資訊
美容詞典
編輯 : 美容
發布 : 05-11
閱讀 :169
前天寫了初升高的內容,關注度很高。昨天寫了關于小升初的文章,本就是很平常的一篇文章,沒想到引起了更大的反響。也可以理解,五六月份是所有階段畢業班家長們最焦慮的時段:小升初家長在等消息,也在籌謀志愿填報,初三家長們在忙于一模后的簽約和開放日,高三家長們被二模虐的焦頭爛額。無數家長們在這個時段長期失眠掉發,這種感覺沒當父母的人很難感同身受,當了父母事情沒到眼前的也很難體會。當然,走過之后再回想很多事情就能看的更清楚,所謂“成熟的代價”。形勢、機遇和命運......人生里總有一個部分是玄學。就比如海淀西城的家長們在納悶中翹首以盼之際,豐臺朝陽的家長們正在默默接電話,默默權衡利弊:本區的初中校們都在用簽約直升的條件留住好學生,這時候我還要跨區去西城海淀嗎?雖然如此靜默,但是海淀家長們也并不十分焦慮。他們用身經百戰練就的淡定,明白現行教育制度下有一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好學校需要好生源,學校一定會想辦法的。學校如果都沒辦法,那家長肯定就更沒辦法了。現在最主要的就是沉住氣,把網報盤盤好。西城家長們則是另一種心態,海淀都沉默了,西城沉默不是正常嘛,我們怕啥?我們可是教育高地,是所有區里學校之間資源最平衡的,我只需要好好想想怎么不掉坑就夠了。長大之后我們會逐漸明白,孩子的命運某種程度上就是他的家長。形勢不明朗的時候,家長的認知和判斷力特別重要,家長愿不愿意付出,愿不愿意為了孩子做出改變也很重要。當下的政策,正在非常直白地告訴我們,國家需要挑出牛娃們去為國效命,解決卡脖子問題,這對抓到了好牌的家長們真是個好消息。牛娃只要真的牛,在現在這種篩選體制下,是絕對不會被漏掉的。但是,普娃就不同了,政策在對牛娃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只看數學成績就可以錄取的機制)的同時,卻在驅趕普娃去職業學校服務大眾。昨天有人留言評論說為什么政策對老百姓這么不友好?政策不是對老百姓不好,從考試效率看,現在其實還是比較公平的。國家也沒辦法讓所有人都上985,如果沒人送外賣你不也得嗷嗷叫喚嘛?其實,孩子身上的“不公平”主要還是來自父母。首先他沒有遺傳好基因,沒有遺傳數理天賦或者文史天賦;其次父母的后天認知也沒有帶動孩子走向更高的地方。既然自己都沒有做的很好,為啥要把責任都推給環境呢?我知道這些話會引起爭議,但是我確實看到了父母和父母的巨大不同,所以也是表達真實的感受,包括對自己的反思。最近在刷短視頻,看到了一個叫做“小滿兒”的河南濮陽的小姑娘,兩歲半的小孩兒,很多表達和認知超過大部分成年人,江湖人稱“滿教授”。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也以為是那種父母教了然后表演給大家看的萌寵小孩兒。后來有幾次被她說的話驚到了,仔細觀察她的表達和表情,發現她是能理解很難的話且能靈活運用的。然后就跟看,發現她說的很多話哲理深刻且我們根本沒聽過。當時懷疑這孩子是再生人。后來看了她媽媽和爸爸的視頻才發現,人家的父母雖然在農村和小縣城,但是人家對教育的認知和落實太有見識了,很慚愧孩子小時候我自己的淺薄。也很慚愧我現在不能把自己的認知快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一對農村父母,敢把清華和北大從小就作為孩子立志的方向,這個勇氣和魄力也是值得敬佩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命運。這樣的孩子畢竟是萬里挑一。再說回我們在大城市里的父母,我們很多人自認為很重視教育,但是孩子小時候有多少人能做到小乖媽那個樣子,精細化家庭教育的每個細節?當然,我指的不是具體做法,具體做法需要因人而已,我指的是用心程度。絕大部分人都不及百千分之一。不用說小乖媽,就是你們班的頂級學霸媽,你自己看看自己的差距有多大?日常如此,再到了涉及孩子的關鍵事件和選擇上,我們的思考方式是什么?我們解決問題的行動力如何?我請那么多家長來分享,說實話真的有深刻思考的沒幾個,但是這已經比絕大多數家長要好很多了。我和那么多家長接觸,總的來說,孩子成績好的,基本上都是家長善于學習和反思的,有的家長認識到問題就去學習提升自己,很少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抱怨環境上的。抱怨外部環境不如多反思自己,畢竟我們控制不了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以上內容算是務虛,也是我的一些自我反思。下面說點實在的:小升初階段到底該怎么尋找資源和渠道?我最近在學習心理學,為個人發展做積累,以后打算做親子關系和學習規劃方面更專業的人。前幾天我又報名了喜馬拉雅的口播訓練營。我是一個興趣非常廣泛的人,對很多事情都有好奇心和興趣,以前我很為自己的這個特性發愁,而且也從來沒有投資過自己。現在人生過半,明白了人活一場一定要肆意妄為一點,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我自己聲音并無優勢,但是孩子小時候給他讀繪本,我錄過音,很喜歡這件事情,報名之前捫心自問,投資自己這個方面到底虧不虧?不虧,就是一個興趣也很好,小時候特別羨慕說書先生,以后自己說著玩也不錯。等孩子上大學了,我還想去橫店做做群眾演員呢。人生最重要的是體驗,被拴在一件毫無新意的事情上一輩子,多無趣。說這個案例是想說這兩件事情里面都很強調圈子。不管哪件事情,你沒有圈子都很難做出頭。就比如我現在完全具備給人一對一指導的能力,但是沒有背書,就很難被信任。以往我是不信邪的,前幾年有人想讓我的公眾號加入矩陣,這樣才能做起來,我不同意,我的公眾號目前就是沒人很少。道理都懂,那時候就是太倔強?,F在心態更成熟也更務實了,接受做事情不但要有熱情還要有方法的現實。以往我一直強調孩子實力的重要性,不管有多少信息和渠道,孩子實力不夠都是白搭?,F在說到圈子,是想講講圈子在小升初里的重要性。上次我們有個家長來分享小升初,她很幸運,說是當時他們小學班里有個家長告訴她有個考試,她就帶娃去參加了,孩子一下就考上了,反倒是告訴她消息的那個娃沒考上。你看,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簡單,你恰好知道了消息,孩子又恰好能力超群,讓你甚至都會懷疑,小升初這么簡單的嗎?但是,我們大多數家長,在小升初時都恨不得蛻層皮。比如我娃還在五年級時,那時我群里有個海淀爸爸,給他家的女娃報了11個奧數班,其中有一部分是坑班。之前還有另一個海淀爸爸,從幼兒園開始雞娃,后來上岸海岸二類校,激動之下寫了一篇流傳甚廣的武俠體小作文兒。很多家長為了保險,會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渠道都安排上,時間精力人力投入不限。就為了一個小升初。上面說的內容里其實蘊含兩中模式,大家可以參考:一是你一定要有人脈圈子,與周圍雞娃的優秀家長結成攻守聯盟,互相分享信息,互相抱團取暖。和你目標不一致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也不用浪費時間去社交了。但是,有的人不擅長社交,不愿意在社交上浪費時間,覺得這種方式效率低。那就換另一種方式,就是找合適的機構,花錢就能做到,進入他們的圈子,拿到他們的核心資源和信息。大機構被雙減盯上后,很多中型機構承擔了渠道的任務。只是進入機構,很多需要長線布局,多熟悉情況。你馬上需要信息了馬上再去,恐怕來不及。當然,今年的機構們都斂氣息聲,不敢觸政策的逆鱗。明年啥樣,今年先觀望一下。但是,只要學校有需求,就一定會有機構愿意去做,這也是他們招攬生源的手段。除了這種賣課為主順帶著做做渠道的機構,還有一種是做渠道為主,渠道是為了收錢,或者以賣他們的極差的課收錢的隱形機構,市面上知道的人不多。這種機構就更是需要你先混進雞娃圈、奧數圈或者信息學圈,乃至興趣特長圈才能知道的信息資源了。如果家里的娃能力足夠強,你通過郵箱投簡歷打學校電話自薦也能獲得一個考試機會。如果家里的娃不夠這么牛,那就需要家長更多在圈子信息渠道方面的投入。有的家長做了,孩子也就上岸了,有的家長不知道或者不愿做,那也就沒啥機會了。就這么簡單。這也是我們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命運的一種,普娃更依賴父母的引領。今年情況確實有點特殊,我知道有的很優秀的孩子因為去和更優秀的孩子同臺競技而落選,但又沒有低一點的平臺接住,現在也還在焦急等待中。這種情況又是運氣的一種了,要看相關學校敢不敢有所動作。距離志愿填報已經不遠了,答案很快就會揭曉了。建議還在等待的各位,這時候要更冷靜更務實,現在更重要的是把填報方案搞好,做好兜底方案的準備。以上,祝大家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