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美容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美容知識學習網站!
遭曝光的18種違規問題化妝品中,有13種被抽樣單位或標示生產單位位于廣東省內地市,占比超過七成。
被檢出的不合格化妝品基本都是美白祛斑類產品,而其中也涉及到東洋の花這類知名品牌,引起廣大消費者的密切。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汞和氫醌,有媒體更提出長期使用此類化妝品可導致精神異常。
為什么美白類產品成為了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重災區?為什么民間一直都有美白類產品含鉛汞的說法?這些重金屬到底是人為添加還是生產工藝流程中混入的?帶著這種種的迷思,資深化妝品配方師小新將針對美白產品和禁限量成分的關系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記者問:請問為什么化妝品品類那么多,唯獨美白類的護膚品會經常傳出和汞等重金屬有關?是特殊的生產工藝流程中容易混入汞成分,還是真的是用汞來美白的?
化妝品配方師小新:汞這種重金屬成分之所以在美白產品中頻繁出現問題,是因為其與美白的功效有非常緊密的關系。汞以前曾經被很多不法暴利品牌用于產品中,通過汞將酪氨酸酶中的銅離子置換出來,從而降低其活性,達到短期速效的黑色素減退和美白功效。
但是國家對于洗護用品中的汞含量是有明確要求的,上限為1mg/KG。該含量非常之低,并不是針對人為添加此成分才制定的限量,而是對于化妝品中所用到的原料中攜帶的微量汞成分制定的限制規范。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生產流程是一方面,但是最主要的,其實是對于使用的原料本身攜帶的重金屬含量的檢測,每批原料中都應該使用重金屬檢測儀進行檢測,如果不合規范,就要淘汰這批原料,不能用于生產投放使用。
記者問:我們知道一般這種經常抽檢不合格的產品有很多都是小工廠貼牌加工的產品,國家現在加大了監察檢驗力度,那這些產品還有沒有可能會通過別的渠道繼續銷售?
化妝品配方師小新:對于這些被曝光產品的市場流向,我們不得而知,我個人猜測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美容院這個缺乏監管的市場,所以平時喜歡去美容院的消費者,應該引起注意,盡量選取正規的品牌產品。而大家在追溯美白功效之前,要將產品和品牌的品質安全性提到首位來考察,只有品質有了監管控制,安全性有保障,這樣的功效我們才可以放心享受。僅此拋磚引玉,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購物,護理勿追求速效,長期堅持,循序漸進吧。
(:)
下一篇:化妝品行業調查:2008護膚品市場熱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牛爾親傳秘技 讓面膜效果加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